因为往返美国和中国都从东京转机,所以就有了这一次的日本的旅行,一共去了两次,分别是 4 天和 3 天。在日本的两次旅行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,包括人生的规划等等。
出发前的准备
签证
日本签证相对来说非常容易,在中国大陆随便找一家某宝的旅行社就可以,材料也非常简单,本科毕业基本上上传毕业证就可以了。我的第一次签证从美国到日本是自己在日本 eVisa 网站申请的,由于我所在的宾州属于纽约领区,所以由日本驻纽约大使馆签发,花费 3000 JPY。第二次签证是在中国大陆找旅行社申请的,当时比较着急,花费了 300 CNY。
SIM 卡
我使用的是 Airalo,使用我的邀请码 VINCEN0074 可以获得 $3 的优惠,总共花费 $6 可以获得 30 天 10GB 流量。
交通卡
我申请了 Apple Pay 的 Suica 和 ICOCA。Suica 为关东的卡,而 ICOCA 为关西的卡。Suica 的入金相对来说容易一些,大部分 Apple Pay 的卡片都可以充值,而 ICOCA 门槛高一些,中国大陆发行的卡无法充值,因为我觉得 ICOCA 的卡面更好看一些,所以我用 ICOCA 多一些。两者基本上没什么差别,部分自动售货机可能只支持 Suica,所以 Suica 更通用一些。
银行卡
因为我不太喜欢用 Cash,所以全程我没有用过 Cash,所有的消费都是 Credit Card 完成,使用的是美国发行的 Discover IT Card,没有货币转换费,在日本自动走 JCB 通道。可以准备一张 Visa/Master/Amex 的信用卡,当然支付宝和微信也可以用。
入境日本
我的两次入境都是在 NRT (Narita Airport),第一次入境的时候由于 Visitor 通道的人太多了,我被现在的工作人员引流到了日本人通道,所以入境非常快,全程不到 3 分钟。第二次就没那么幸运了,排在了 Visitor 通道人特别多,全程大概花费 30 分钟以上。不过入境日本不用安检,仅需填写两个单子即可,这一点非常方便。
以上的所有照片均使用 FujiFilm X-S10 XC35F2 和 iPhone 15 Pro Max 拍摄。
一些思考
我两次在日本的时间都比较短,第一次花了一天时间在镰仓看海和日落。第二次甚至没怎么拍照,去了新宿、神田和吉祥寺,随便逛了逛。没有时间离开东京,之后会计划去京都、大阪、神户和奈良,还有青森和札幌。日本的物价不算高,吃饭和酒店和上海基本差不多,唯一贵的是交通,地铁/公交真的非常贵,感觉已经超过纽约了。
在来日本之前,我去过了香港、新西兰和美国,过去我非常喜欢去香港,一年之内可能会飞四五次香港,我喜欢香港的美食,在回美国之前,我飞东京还在香港转机,转机的时间只有 5 个小时,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入境了香港,坐机场快线去柯士甸找了一家 local 的餐厅一个人吃了一顿饭,然后又机场快线返回赤𫚭角。新西兰我去的是奥克兰,奥克兰的物价非常高,甚至比美国还高,交通也不是很便利,去哪里都得打车/开车,不过好在去哪里都很快,20 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,新西兰的移民政策也挺友好,门槛不高,但是高昂的物价,加上不太高的薪资,以及没那么多互联网公司和岗位,感觉不太适合我。而美国,虽然这些年在疯狂裁员,互联网公司的岗位越来越少,但是总体来说岗位还算是多的,加上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薪资,很适合打工人赚钱,当然美国也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,非常难留下来,因为太过于自由,存在很多安全的问题,脏乱在美国体现地淋漓尽致,而且在全美气候宜人适合居住的地区也就只有加州和西雅图那一片。加拿大虽然比美国安全一些,但是加拿大气候适合居住的地方也只有温哥华附近。
最后说说日本,第一印象就是干净安全,出行交通也非常方便,工作人员都非常礼貌热情友善,我还特地关注了一下麦当劳的薪资为 1200 日元/小时,是中国的 3 倍左右,即使是在麦当劳工作也可以过上挺不错的生活了。当然,在日本靠打工似乎确实很难实现财富自由。我以前很不理解郭宇这么有钱,为什么会选择定居在日本,而不是更为发达的北美。直到我亲自去了日本之后,我才意识到财富自由之后,在日本生活会比在北美幸福很多倍,同样的消费水平,由于日本和北美物价之间的差距,可以让你幸福很多。当然,日本的生活也存在着很多问题,例如在日本会比较压抑,因为在公共场合,例如地铁公交上很少有人会大声说话,甚至手机要静音不能接打电话,感觉整个日本都很安静,再比如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和禁烟制度。不过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是能接受的。综上,我觉得北美适合努力打工挣钱但是一定不是最终的目的地,日本适合挣够钱财富自由之后去旅居,或是养老。
如果有时间的话,之后的每年的假期我应该都会留着去日本,深度感受这个国家的文化。